清华大学校训(清华大学校训是什么)

一、清华的16字校训是什么


清华大学校训


清华16字校训内容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独立精神,自由思想。”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自是不凡,语出《易经》,因梁启超先生在清华之演讲而名扬天下,遂成校训。

“独立精神,自由思想。”则出自清华大学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为王国维纪念碑所写的碑文“…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周诒春校长将这16个字定位清华大学的校训,也算是他一贯的主张体现。

扩展资料:

清华大学创建之初,曾由外籍教师创作了一首英文歌词的校歌,但词和曲都不令人满意。

贺麟先生1925年在《清华周刊》上撰文指出:“我根本认为清华的英文校歌不能代表清华的精神,更不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精神。我仔细一想,原来此歌是一位美国女士做的,才恍然觉悟此歌原来是代表很幼稚的美国化。……而此种美国化,又不是我们所需要的。”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1923年前后,学校公开征集校歌,汪鸾翔先生应征的歌词,经校内外名人评审入选。汪先生当时是清华大学教授国文和哲学的教师,为使校歌词旨隽永,他用文言文写成。三段歌词,气势宏伟,涵义深刻。

贺麟先生认为,这首校歌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可以表示中国文化之精神。而同时又能符合校训,达出清华教育的宗旨。且校歌措词亦颇得体,……而大家均觉欣赏此歌。”他正式提议取消当时的英文校歌,用汪先生的中文校歌取而代之。

二、清华大学校训是什么

清华16字校训内容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独立精神,自由思想。”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自是不凡,语出《易经》,因梁启超先生在清华之演讲而名扬天下,遂成校训。

“独立精神,自由思想。”则出自清华大学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为王国维纪念碑所写的碑文“…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周诒春校长将这16个字定位清华大学的校训,也算是他一贯的主张体现。

扩展资料:

清华大学创建之初,曾由外籍教师创作了一首英文歌词的校歌,但词和曲都不令人满意。

贺麟先生1925年在《清华周刊》上撰文指出:“我根本认为清华的英文校歌不能代表清华的精神,更不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精神。我仔细一想,原来此歌是一位美国女士做的,才恍然觉悟此歌原来是代表很幼稚的美国化。……而此种美国化,又不是我们所需要的。”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1923年前后,学校公开征集校歌,汪鸾翔先生应征的歌词,经校内外名人评审入选。汪先生当时是清华大学教授国文和哲学的教师,为使校歌词旨隽永,他用文言文写成。三段歌词,气势宏伟,涵义深刻。

贺麟先生认为,这首校歌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可以表示中国文化之精神。而同时又能符合校训,达出清华教育的宗旨。且校歌措词亦颇得体,……而大家均觉欣赏此歌。”他正式提议取消当时的英文校歌,用汪先生的中文校歌取而代之。

三、清华大学校训是什么***是什么意思了


清华大学校训


清华大学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意思是:君子应刚毅坚卓,发奋图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因水木清华而得名,是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其建校的资金源于1908年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

扩展资料

1、清华大学校训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1928年,清华学校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由教育部、外交部共管。1929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决定,国立清华大学专属教育部管辖。至1937年已发展为一所拥有文理大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四、清华校训八个字分别是什么


清华大学校训


清华大学的八字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这两句话出自易经,由梁启超先生在执教清华期间,为激励学子而做的演讲《论君子》中所引用,后来便成为了清华校训,沿用至今。这两句话分别出自于《易经》中乾坤二卦的《象传》,《象传》是七部十篇《易传》之一。

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说:天道运行不息,君子以乾卦来鞭策自己要自强努力,永不停止。

坤卦《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说:大地地势平坦厚重,君子以坤卦来提醒自己要厚积德行,包容承载万物。

“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两句成语。前者代表刚健、勤奋、积极向上、更高更远更强的奋斗精神;后者则代表柔顺、承载、包容涵养、扎扎实实、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

自强不息是武,厚德载物是文;自强不息是阳,厚德载物是阴;自强不息是追求理想的方式,厚德载物是实际执行的原则;自强不息代表着天道和父亲的品质,厚德载物则是地道与母亲的美德。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