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社科处(湖南师范大学有哪些教授的课是必须要去蹭的)

一、湖南师范大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学位)考研经验分享


湖南师范大学社科处


一、个人介绍

大家好,我是湖南师范大学历史学院21级文博专业的研究生,本科是一所普通二本公办高校,本科专业是经济大类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21年3跨从二本上岸985院校,很高兴跟大家分享自己备考南大文博专业的经历。

二、择校原因

在择校上主要考虑:地域、家庭原因、专业背景、学校报录比和题型等一些因素;

确定好报考文博专业后,我将考试当年招收文博专业硕士的学校列出来,先做地域上的筛选,然后将有关院校在报录比、历年真题等方面进行逐一对比,最后选择湖南,主要是湖南离家近,而且真的好爱湖南美食。

三、初试

复习时间线安排

整体复习规划

我的复习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大三下学期寒假开始到暑假前打基础,我大致确定了自己跨考历史学,但是具体哪个方向没有想好,于是英语方面练习长难句分析,划分句子成分,查询生僻词汇与短语,翻译,对照译文。专业课方面,先看中国通史纪录片100集,对于历史有一个通读,培养史学基本素养,开始通读相关历史类书籍,类似于看小说一样。当然,这其中遇上了疫情,我的进度也放慢了很多,这段时间只能是一个考研萌芽期。5月底,学校开学,我利用课余以及周末时间去图书馆开始加快进度,当然还是继续之前的内容。

第二阶段:暑假期间,我基本确定了报考院校与英语一二的选择问题,英语开始接触英语真题,阅读理解,新题型,作文,翻译,完形填空,开始分模块练习,专业课我开始翻阅专业课书籍,整理笔记,分模块整理真题。

第三阶段:秋季9月开学到10月,我的学习中心转移到专业课学习上,开始背诵默写整理的笔记,英语隔几天做题。

第四阶段:11月开始我开始翻阅政治,刷1000题,专业课继续背诵默写,然后再整理,英语过几天整篇做真题(包括作文),英语相比占据了较少时间

第五阶段:12月份,我开始默写专业课真题,政治看肖八肖四,,可能一周做整套真题。

关于复习时间线的小建议

6月之前:收集资料,初步浏览相关参考书、教材。

6月-10月:按照课程要求,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分析、记忆。

11月:复习串线知识点,按照考试题型再次精准记忆知识点。

12月:查漏补缺,最后复习。

考场上:不要慌张,心态平稳。

英语二

英语我开始的比较早,寒假的时候开始背单词,但是这个时间段背单词比较散,主要看自己心情。背单词的时候我也听单词课,正式开始就是在三月份,每天背单词,因为单纯背单词我容易背不进去,所以我就开始通过真题背单词。从1994年的真题开始做,每天一篇。最后两年的留着在12月份自己模拟考。做题的时候不要追速度要质量,一边做题的时候一边把不会单词勾出来。然后第二天背前一天不会的单词,做完题以后一定要复盘,把题目和文章的每句话要弄懂,一定要读懂题目和文章这个很重要。英语阅读中会有很多同义词替换的出现,这个可以在做题的过程中积累。完形我是没有练习的,作文等到十一月份听作文课,然后自己可以试着写作文。

最开始我先做了一套真题看一下自己的水平,结果很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我的自信心。于是我便踏实地从基础开始学起,背朱伟的恋恋有词、学何凯文的长难句、看唐迟的《阅读的逻辑》以及背王江涛的作文,在夯实了一定的基础后,也就是在十月份左右,我开始再次接触真题,开始的时候还是错的很多,之后看了唐迟讲阅读的视频(朋友分享的资源),慢慢地做阅读的时候就开窍了,到最后四篇阅读最多错三个。

其实对于英语的学习,因人而异,也并不是一个老师的讲法就适应所有学生的学习方式。但我想说的是,大家可以在前期多找几个老师的视频看一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老师,择一而终(不要今天看这个老师,明天看那个老师),最后形成自己的做题思路。同时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背单词!因为这是英语做题的基础,只有掌握了足够的词汇量,再加上做题的技巧,在考场上才能游刃有余。我每天花费在英语上的时间只有一个小时左右。所以综合来讲对于英语的学习,基础差的同学要尽量早点开始准备,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买个网课来提升自己的水平;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在保证自身英语成绩不拉分的情况下自己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

单词方面:2月初开始每天学习朱伟老师的恋词5500视频课2个,暑假前期视频课过2遍;同时每天坚持背诵1个unit单词,不断反复直到初试当天。同时在真题训练中也会将遇见的生词做一个整理,每天背诵结束后翻看生词本加深印象。

语法:五月份过了一遍田静老师的语法课。

阅读:主要在7、8月份,每天一篇阅读真题训练及详细解析,辅助有唐迟老师的阅读解析课程,严格掌握做每道阅读题的时间;直至考研初试当天,历年真题阅读过3遍。

翻译:选择唐静老师的翻译课程;

写作:选择了王江涛老师的写作课程,根据课上相关内容,自己对历年真题的大小作文都有自己的一个模板;到了11月份之后,背诵自己所整理的写作模板,避免随大流跟其他同学使用同样的模板。

(2)思想政治理论学习

1.复习不宜开始过早,开始过早容易造成后期疲惫、厌学。但也不宜过迟,11月开始临时抱佛脚会打乱自己其他学科复习进度。

2.一般而言,暑假政治就该开始复习了,从精讲精练、1000题一步一步打基础。注意:这时候不要机械背诵,而是主攻选择题,理解并增进熟悉感。

3.10-11月1000题二刷1000题,如果需要可以重新买本新的。

4.11、12月肖八、1000题选择错题重点翻阅、记忆,肖四精做、整理答题答案便于自己记忆(肖四可结合市面上考研政治老师押题,其中重合的选择、大题重点关注,一些小众话题可忽略)。

七月份开始看涛涛老师的强化班网课(说实话就是听一乐,听完了就忘了,但好像不听也不行)并配合肖老 1000题,做完了之后又把 1000题里的错题做了一遍,这样就到了考前肖八出的那段时间,肖八出之后我把市面上能找到的好一点的政治选择题都做了(肖八、腿六、徐八等等)肖八还把错题也做了一遍,这时候基本可以稳定在每套 30—35。我直到这时候还没开始背书!考前肖四出来后!我才开始背书,买了一份肖四整理版,就是划出来一些关键句的版本,这个整理版对我这种高中学了政治的文科生来说还不错,他把固定的一些话语和专业的句子整理出来了,背这些就可以,大大减少了背诵量,考前大概背了两遍。

专业课学习

先讲专业课参考书吧,社科大是没有发布过官方参考书的,我是对比其他学校以及社科大真题来决定的参考书,即张之恒老师《中国考古学通论》、李晓东老师《文物学》、马工程出版的《博物馆学概论》以及社科大独有的郑欣淼老师的《故宫学概论》。每个书的封面我放在下方,《故宫学概论》这本书的不同版本都可以,不局限于我放的这个版本。

因此,有了自己一战的经验教训,在二战准备期间,我把自己学习的重心都放在专业课上(平均一天学习九个小时,有六个半小时都在背诵专业课)。一战时搜集的资料和整理的真题也为我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到临考试前,我的专业课一共背诵了有七遍左右。山大文博要考的主要参考书目有《中国考古通论》(张之恒)、《文物学概论》(李晓东)、《中国博物馆学基础》(王宏钧)、《考古学概论》(马工程教材)这几本,但从真题分布来看,以考古学和博物馆学的知识点为多,这其中又以考古学的内容最为重要,并且山大考的东西都比较细致,总有那种出其不意的感觉,因此在备考过程中,必须要把知识点吃透抓牢,进行全面地背诵。

我不太建议整理那种非常细致的笔记,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考研的时间都很紧张,而且大多数都是在校生,学校可能还有各种各样的事情要处理,所以比较好的方法是先把需要的各种资料搜集好并打印出来,了解各种知识点(因为并不是所有知识点学校都会考,所以需要自己筛选重点),然后在笔记上列出提纲,标明页码,有目的性地查找、背诵。

3-6月专业课上面,这一阶段整理了《博物馆学基础》《考古学概论》的框架及笔记。由于之前对大部分参考书都学过,所以我这一阶段重点学习了考概。

7-8月这一阶段重点看专业课,同时整理了上海大学文博和复旦大学的真题。专业课上面把所有的参考书全部列出框架,整理笔记。由于上大真题很少,所以我有一个专门的真题集,里面整理了上大初试和复试的真题。并且把所有的能找到的复旦文博真题全部分类整理下来,当然一开始并没有全部写答案,而是边复习边继续整理答案,并在后期的过程中逐步补充。

9-10月需要开始背书了,背书以专业课为重,刚开始背书可能会比较慢,也无需焦虑,后面会越来越快,尽量多刷几遍,同时要坚持整理真题。进行专业课模拟练习,直至考试,大约能做二十套模拟题。

11月份专业课仍旧是背书,轮番背,同时背真题,还有其它的资料;要注意看老师的论文,我是找到了上大文博所有老师的论文来看。并且坚持做模拟题。

12月份考试前一定要模拟数次,上海大学题目量还是挺多的,考试时留有思考时间较少,模拟时间定在上午,严格按照正式考试时间进行,做完题去查找资料,完善答案,大约三四天进行一次模拟。

专业课的书:

张之恒:《中国考古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考古学概论》编写组:《考古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这本书考的会比较少,主要是前两本书最重要),然后博物馆我建议可以再加一个《博物馆学概论》编写组:《博物馆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四、复试准备经验

文物学或考古学理论与方法或文物保护学或文物保护材料

复试形式灵活,最近几年存在些许差别,所以具体我做详细的说明以免耽误大家,不过一般为笔试+面试,笔试的复习建议还是专业课的重难点知识进行二次梳理复习,面试会考察英语能力,三个方向分开面试,我们那年是有自我介绍以及老师提问,自我介绍也是可以提前自己多找人练习一个是培养语感另一个是体验临床发挥。

文博专业目前在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部分师资信息仍在文学院官网。

五、写在最后

考研是个千军万马走独木桥的事情,它喧闹又孤独。喧闹在于有一群和你一路前行,奔着一个所谓的“研究生”的称谓不断奔跑的人,孤独在于,大家各自为了各自的前程而奔赴,未来没有谁能替谁做主,只有自己一个,对自己负责。在备考的过程中,你一定会有觉得很崩溃的时候。这时候,你别放弃,再坚持一下,或许成功就在前面等你呢。

二、湖南师范大学为什么不与湖南大学合并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三言两语说不清,各种版本都有,我也是道听途说,当不得真。

湖大和湖师大历史上颇有渊源,当年湖南师范学院就座落在岳麓山下,其校区包括了大名鼎鼎的岳麓书院,后来湖南省要求恢复湖南大学,将岳麓书院划给了湖大,你说湖师大舒服不?

在2000年湖大拒绝了湖南农业大学和湖南医科大学,错失了发展机遇,湖南医科大学最终并入了中南大学,导致湖大湖南省第一高校的位置旁落,这也是很多人至今议论不休的话题。

可能湖大并不甘于从第一到第二的失落,于是提出和湖师大合并,湖师大因为前面的原因,就是不同意了。岳麓书院之殇啊。

湖师大也不是甘于寂寞的,自建了医学院,而且将湖南省人民医院都收到自己麾下,其自强自立的决心令人敬佩!

湖大现在沦为双一流b类,也想急起直追,而医学类就是一个短板,笔者觉得湖大倒不如尝试和湖南中医药大学合并,如果能够成功,倒不失为一个良策!

长沙河西岳麓山下,分布着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多个校区,被称岳麓山大学城。其中湖南大学与湖南师范大学主校区距离最近,仅一墙之隔,两校学生互动也比较多。同时也是中国高校中不多见的两所没有围墙的大学。约10年前,两所高校又双双把新校门移到了湘江边的潇湘大道相邻的两个路口--牌楼路口与桃子湖路口,距离数百米遥遥相望。

湖南大学与湖南师范大学历史上渊源也比较深:建国以后,湖南师范大学(当时叫国立师范学院)等省内学校并入湖南大学,组建新的湖南大学,也是当时是华中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大学。

但随即全国院系做大调整,综合性大学调整重组为多所专业性大学,湖南大学撤销,原湖大师范专修科调整出成为新的湖南师范学院,也就是今天的湖南师范大学,湖大原址上只保留以原湖南大学土木系为基础的中南土木建筑学院和湖南师范学院。

值得一提是,当时原湖南大学的校史档案由湖南师范学院保管,岳麓书院由湖南师范学院代管,相当于是湖南师范学院承接了湖南大学的历史。

随后因为湖南大学在原中南土木建筑学院基础上重办,湖南师范学院从原湖大迁出,到现在的办学地二里半,老校门就在二里半的三岔路口,后被拆毁,去年才得以重建(图二)。

新组建的湖南大学,成为985,211,双一流高校,湖南师范学院也从一个师范院校,成为一所211综合性大学,双一流学科高校,不失一段佳话。

也就是说湖南大学与湖南师范大学历史就曾经合并,融合,再各自发展,不存在题主所说的两校不合并的说法。

至于在2000年后,全国高校在再一次大调整中,两校未能合并,湖南大学合并了计专和财院等,而湖南师大合并了教育学院,长沙医专等,是因多方面的原因,有机会再提。

原委

湖南大学与湖南师范大学在历史上是有一定渊源的,现如今的湖南大学与湖南师范大学都坐落于岳麓山东边,两做学校的校区也是相互交错的。当年的湖南大学在全国院系大调整中被分拆并取消建制,后来湖南省要恢复湖南大学,就将原属于湖南师范大学的岳麓书院以及附近的土地划给了湖南大学。在2000年左右的时候,湖南大学是有意合并湖南师范大学的,但是当时的这个合并方案被湖南师范大学拒绝了。湖南省想要撮合湖南大学与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医科大学合并,但是这个方案被湖南大学错失了,最终湖南医科大学并入中南大学,从而使得中南大学近些年的综合实力超过了湖南大学。

试想一下,如果当初湖南大学如果能够与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医科大学的一些高校合并的话,现如今的实力肯定是特别强的,甚至能够进入全国前10名。

合并困难

两所大学之间想要合并的话,还是有很多因素需要考虑的,比如说合并之后谁当校长、合并之后的学校名称、合并以后学校直属管理单位、政策、资金等因素。湖南大学与湖南师范大学之间能否合并,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

首先湖南大学与湖南师范大学在学科门类上互补性不是特别大。湖南大学是一所典型的综合性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虽然是师范高校,但是其学科门类设置也是比较齐全的,甚至在专业数量上面是要超过湖南大学的,两所高校如果合并的话会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

其次,湖南大学与湖南师范大学都是国家211工程大学,这两所高校分别是排名湖南省第2名和第3名的高校,这两所高校合并的话,不符合高校合并的规律,因为一般两所大学合并时比较强的高校与实力弱的高校合并。

湖南大学与湖南师范大学当初有过合并的谈判,但是两所高校在校长归属以及校名方面存在了争议,最终使得两所大学没有能够成功合并。

教育部规定每个省份必须要有一所自己独立的,有代表性的师范大学,而湖南师范大学正是湖南师范类大学的佼佼者,这两所高校都属于教育部,直属高校,他不可能违背自己制定的原则。

湖南师范大学合并到湖南大学没有必要。为什么这样说呢?请看下面的分析:

近十多年来,我国先后确实有很多所大学合并。笔者认为,大学的合并应该是有一定的依据,不是胡乱的合并。一般情况遵照的是两所大学的专业学科门类互补的原则。旨在使综合性的重点大学学科门类尽量齐全。

例如:原四川大学没有医学类,于是就将华西医科大学并入四川大学,组建成新的综合性门类较为齐全的四川大学。

再如:西南大学,由西南农业大学专业门类偏向于农学,而西南师范大学专业多侧重于师范专业,两者是农学类与师范类的学科门类的互补,组建成新的综合实力强的211工程大学的西南大学。

而湖南师范大学,是教育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双一流","211工程"的全国重点建设的一所大学。创建于1938年,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一所非常著名的师范大学。

你不要看见有"师范"二字,就误认为该大学的专业都为"师范"专业。实际上湖南师范大学办学规模较大,下设24个学院,已开设有85个本科专业。

本科与研究生教育巳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个大的学科门类,并有18个博士科研流动站,2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而湖南大学也已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艺术学等11个大的学科门类,下设专业66个本科专业。

从上可以看出,两所大学的学科门类以及专业都已较齐全,两者的专业没有互补。因此,湖南师范大学合并到湖南大学,没有多大的意义。

况且湖南师范大学已办得很有特色,已得到社会的认可。为此,进一步说明没有必要并入湖南大学。

综上,个人看法。网友们,你们有何看法,欢迎评论。

湖南师范大学不与湖南大学合并,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由这两所大学的综合实力所决定的。

湖南师范大学是我国师范类院校中的比较著名的大学,也是双一流建设大学一流学科入选高校,是211工程大学,本身就有比较强大的综合实力,所以,没有合并的必要。湖南大学是我国高等院校综合性比较鲜明的大学,已经拥有2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60个本科专业,11大学科门类,27个博士学位一级授权点,36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拥有国家重点二级学科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8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2个,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将近4万人,规模已经相当庞大了。如果把这两所大学合并,无论是在学科建设,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管理体制的创新等方面都不太便利。

其次,是两所大学的特色所决定的。

湖南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师范和教育类特色鲜明的大学,如果把这两所大学合并就失去了专业建设和布局的合理性,科学性。

第三个方面,从湖南省高等院校发展的长远规划和设计来看,如果把这两所大学合并不太科学,不太合理。

因为,从湖南省拥有双一流建设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规模和数量来说,处在全国的比较落后的层次,本身211工程大学就比较少,如果把湖南师范大学与湖南大学合并,无形中就减少了一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这是不利于湖南省高等院校整体发展规模和水平提升的。

综上所述,湖南师范大学与湖南大学是不能合并的。

湖南师范大学和湖南大学均是湖南省著名的高校,他们的实力与知名度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非常高的,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近来有人提出,湖南师范大学为什么不与湖南大学合并?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谈谈自己的认识。

其实,大学与大学之间的合并不是只要两所高校商量好就好了,还有很多的因素掺杂于其中,比如:合并之后校长的归属、合并之后学校名字、学校直属管理方、政策、资金等诸多因素,也可以说湖南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之间是否会合并,或者说他们能否实现合并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

一般情况而言,学校合并都是为了实现学科的优势互补,合并之后让自身实力得到提高。湖南师范大学和湖南大学两所高校均属于综合性比较强的大学,虽然湖南师范大学属于“师范”字学校,但是他的学科门类也是非常齐全的,与湖南大学的专业设置相比,并不缺少什么,甚至专业数量超过了湖南大学,如果将两所高校合并,显然造成资源的浪费。

两所大学进行合并,一般情况下两所高校之间实力差距比较大,但是湖南师大和湖大之间的差距并没有太大,他们也都是国家211工程大学,这两所大学进行合并的话,也不符合高校合并的自然规律,湖南省排名第二和第三名的大学进行合并,相信这在任何省份都不太可能发生。

湖南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在前些年也有过合并的传言,但是由于合并之后校长的归属、学校名字上的争议,使得两所大学合并无疾而终,最终他们也没能成功合并。

根据教育部曾经提出的要求,每个省份必须拥有一所独立的代表性师范大学,而湖南师范大学正是湖南的师范类大学领军者,既然这两所大学均属于教育部直属管理,他又怎么会让这两所大学合并,跟自己曾经制定的政策相违背呢?

在笔者看来,这两所大学在短期内实现合并的可能性并不大,毕竟现如今限制这两所大学合并的阻碍太多,而且国家也不会开这种“名校合并”的先例,如果这两所大学合并的话,肯定还会有更多名校为了提高自身的整体实力,采取合并“抱团取暖”的方式。

对湖南省高校和湖南人民来说,比翼双飞好呢?还是一家独大好?

菜鸟来谈谈吧,欢迎大家关注!*^O^*

菜鸟实在想不通这个题主的脑洞大开,为什么想要让湖南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合并呢?这个也没有合并的必要吧。再说,这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大的冲突吧,每个省市基本上都有一所师范类院校,这本身没有太大的问题。

这是整个湖南省最好的四所高校,其中双一流大学有三所,唯一的一个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就是湖南师范大学,而且这所师范类高校,每年为整个湖南省的基层学校培养了大批的教师,这个功绩是比较显著的,而且菜鸟也觉得没有必要非要将这两所高校合并吧,合并一所,就证明好学校就少一所,在当下这个情况下,这样做肯定是不明智的。

这是湖南大学的一流学科,众所周知,这个中南大学也是一所偏理工类的高校,如果再没有一所文科类的高校做支撑的话,很可能会发展成单条腿走路了,这肯定是不行的。

而湖南师范大学的存在,刚好就弥补了这个文科类发展弱势的空白,菜鸟个人觉得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了。我国的工科类人才也需要,但人文社科类的也不能太少,所以完全没有必要这样想。

转学门,助理门,计划门,书院门,门票门,抄袭门,降级门,,,见怪不怪了。湖南大学固步自封长期内耗排斥异己自九十年代始人才流失严重(海外或北上广深)余下的近亲繁殖甚至滥竽充数成了教授副教授博导硕导领导,,李达柳士英杨伯峻吕振羽等名流治校治学英才辈出的近代名校辉煌已一去不复返了。

湖南师范大学身为211双一流精英辈出成果斐然文理医农政经管一体的综合性大学怎能与沦为地方性大学的平庸之辈合流呢。

湖南师大没有独立的优势,凭什么跟湖南大学合并?譬如中南大学合并湘雅,湘雅就有独特的优势。大学专业不仅仅大,更需要强

三、湖南师范大学有哪些教授的课是必须要去蹭的

湖南师大名师不少,具有特色的课程也很多,我就就我上过的课程而言,给大家几点建议吧,希望对你有用。

一、李培超老师的伦理学课程

李培超老师是我们公共管理学院的一名非常出色的老师,他所讲授的伦理学所属哲学范围,但关切的课题都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道德善恶是非等问题,而且他本人讲课非常有魅力(本人非常具有绅士风度),深入浅出但又非常发人深省,适合对哲学感兴趣却又不喜枯燥理论的同学去听,会让人深刻反省,自然的向高尚品德靠近。

二、陈晓红老师的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课程

这门课程是关于世界格局的,关注点放在国际大事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分析上,关注新闻时事的同学可以去听一听,绝对受益匪浅。而且陈晓红老师讲课非常温柔又不失幽默,老师眼界很广,国际间一些未曾报道的事情她也可以如数家珍,确实是不可多得的好老师。

三。、朱飞老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

这位老师放在这里我是有私心的,这门课程并不是公共课程,而是我的专业课程,但这位老师非常值得夸一夸,她教学是完完全全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会鼓励学生多多发言而不进行指责或嘲笑,每位同学的想法无论对错她都会仔细听并给出中肯的回复,学术水平也很高,各种理论都能分析的头头是道,从她身上可以学到的是一种对学术的严谨,对学习的认真,从而内在推动你去变得更优秀。

以上三位都是我根据我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的最好的三位,希望能够对你有用。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湖南师范大学社科处


猜你喜欢